自然角度问题

地理整合系列

自然类专题
高中
地理
作者

Sanlimi

发布于

2024年5月2日

H. 地形描述

  1. 地形类型:以…为主,主要分部…
  2. 地势高低分布:由…向…倾斜,哪高哪低
  3. 地势起伏状况(大/小)
  4. 特殊地貌:喀斯特、丹霞、雅丹
  5. 海岸线:平直/曲折/漫长

H. 景观特征

1- 颜色;2- 结构(层理~);3- 形状;4- 种类;5- 走向(雅丹~)

I. 地形 - 气候环境

  1. 海拔高,气温低
  2. 盆地地形,地形闭塞,热量不宜扩散
  3. 高纬度有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
  4. 背风坡,焚风效应
  5. 狭管效应
  6. 山风谷风
  7. 海岸线曲折,水汽深入
  8. 下垫面性质

I. 地形 - 降水

1. 随海拔升高,降水先增后减 2.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 山地,高原阻挡水汽深入 4. 海岸线曲折,地形平坦,利于风深入

I. 地形 - 河流

1. 流向 2. 流速 3. 流量 4. 流域面积 5. 水系形态 6. 水能资源 7. 河道弯曲

I. 地形 - 农业

  • 优点
    1. 地形多样,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类型多样
    2. 资源丰富(生物,森林,矿产)
  • 缺点
    1. 耕地面积小,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
    2. 地势起伏大,不利粮食种植
    3. 交通闭塞
    4. 多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F. 河谷

1- 形态;2- 深浅;3- 崖壁; 4- 底部;5- 河道;6- 走向;7- 岩石质地

F. 冲击扇

  1. 呈扇形
  2. 中间高,两侧低
  3. 有一定地势起伏
  4. 扇柄到扇缘,颗粒物减小

Q. 海岸类型

  1. 基岩(港口)
  2. 淤泥(质养殖)
  3. 砂质(旅游)
  4. 生物(珊瑚,红树林)

R. 海岸线曲折

  1. 低纬度,海浪侵蚀
  2. 高纬度,冰川侵蚀
  3. 板块交界处,岩石破碎
  4. 迎风坡地形雨,流水侵蚀

C. 河口三角洲

  1. 含沙量
    1. 植被
    2. 土质
    3. 河床岩性
    4. 降水强度/时间
  2. 携沙(流速、流量)
  3. 沉降(河口沉降、海水顶托)

Q. 岛屿种类

  1. 火山岛(夏威夷)
  2. 大陆岛(台湾岛,塔斯马尼亚岛)
  3. 珊瑚岛(大堡焦)
  4. 冲积岛(崇明岛)
  5. 人工岛

C. 河谷描述

  1. 形态,深浅,崖壁,底部
  2. 河道,走向,岩石质地

C. 土壤发育

  1. 生物(微生物,枯枝落叶)
  2. 成土母质(物质来源,质地,矿物质)
  3. 气候(热量 -> 微生物、降水 -> 淋溶,风力)
  4. 地形(海拔高,肥力低;低洼)
  5. 人类活动
  6. 时间

C. 土壤有机质

  1. 温度(分解),枯枝落叶
  2. 淋溶作用,植物吸收

I. 土壤 - 农业

  1. 质地
  2. 水,空气,有机质,矿物质,
  3. 厚度,剖面
  4. pH值

C. 风化作用

  1. 物理风化(干)
  2. 化学风化(湿) { 丹霞地貌 }
  3. 生物风化(湿热:根劈作用、化学作用)
  4. 冻融风化(温度、冻土){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
  5. 盐风化(沿海、背风坡)

C. 降水

  1. 海陆位置
  2. 地形
    1. 海拔高,降水先增后减
    2. 盆地地形,地形闭塞,多阴雨天
    3. 高纬度有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
    4. 背风坡,焚风效应
    5. 海岸线曲折,水汽深入
    6. 下垫面性质
  3. 洋流(暖流多,寒流少)
  4. 下垫面性质
  5. 大气环流
    1. 气压带分布
    2. 季风环流

F. 水文

  1. 径流量大小
    1. 补给类型
    2. 季节/年季变化
    3. 流域面积
  2. 汛期
    1. 时间(长短)
    2. 水位
    3. 类型
  3. 结冰期
    1. 凌汛
  4. 含沙量
    1. 自然
      1. 植被
      2. 土质
      3. 流速
      4. 流域面积
      5. 河床岩性
      6. 是否流经湿地
      7. 降水强度/时间
    2. 社会
      1. 流经水库
      2. 人工清淤
  5. 流速
    1. 水能资源

F. 水系

  1. 发源地,目的地
  2. 流向
  3. 流程
  4. 流域面积(支流)
  5. 水系形态
    1. 放射状/向心状/树枝状/扇状/梳状
    2. 辫状(含沙量大,地形平坦,季节变化大)
  6. 弯曲程度/深浅
  7. 落差

F. 湖泊水文

  1. 补给类型(河流补给、降水补给…)
  2. 径流量大小(淡水湖大,咸水湖小)
  3. 水位(时间,季节变化)
  4. 结冰期(纬度)
  5. 含沙量(季节变化)
  6. 盐度

Q. 湖泊类型

  1. 构造湖:地壳断裂下陷,积水成湖(水深、崖陡、狭长) { 贝加尔湖、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死海、鄱阳湖、洞庭湖、青海湖 }
  2. 海迹湖:(海成湖)地壳运动,地面抬升,湖泊从海洋分离 { 里海、黑海、潟湖(西湖) }
  3. 牛轭湖:(河成湖)河流的变迁,曲形河道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 { 乌梁素海 }
  4. 堰塞湖: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导致河道淤塞,上游为堰塞湖 { 五大连池 }
  5. 冰川湖
    1. 冰蚀湖:冰川侵蚀,积水成湖 { 北美五大湖 }
    2. 冰碛湖:冰川下滑于低地,形成坑洞堆积,冰川融化成湖 { 日内瓦湖 }
  6. 火山湖:岩浆活动形成火山锥,受重力崩塌下馅 { 天池(水深、崖陡) }
  7. 风成湖: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积水成湖 { 月牙泉 }
  8. 岩溶湖:(喀斯特湖)
  9. 尾闾湖:河流终点的湖 { 青海湖 }

C. 潮汐

  1. 天文大潮
  2. 风暴潮,台风
  3. 海域形态(喇叭口)
  4. 顶托作用(径流量,风助潮涌)

C. 结冰

  1. 温度 > { 纬度、海陆、地形、洋流 }
  2. 盐度
  3. 面积
  4. 水深
  5. 流速
  6. 地热能

C. 盐度

  1. 蒸发
  2. 降水 To: C. 降水
  3. 洋流(暖升冷降)
  4. 入海径流
  5. 海域封闭程度

R. 湿地减少

  1. 自然
    1. 全球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2. **气候,蒸发旺盛
  2. 社会
    1. 围湖造田,破坏植被
    2. 上游过度引水灌溉
    3. 上游泥沙淤积
    4. 上游修水库
    5. 磷氮化合物过多

R. 咸潮(冬季)

  1.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径流量少,水位低,易海水倒灌
  2.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
  3. 沿岸地形平坦,易海水倒灌
  4. 沿岸不合理采沙
  5. 过度抽取地下水 ### 「H」
  6. 以淡压咸
  7. 加强监测预报
  8. 节流措施

C. 含沙量

  1. 自然
    1. 植被
    2. 土质
    3. 流速
    4. 流域面积
    5. 湿地否
    6. 河床岩性
    7. 降水强度/时间
  2. 社会
    1. 流经水库
    2. 人工清淤

C. 气候

To: Q. 热量 1. 大气环流 1. 气压带分布 2. 季风环流

F. 气候

  1. 气温
    1. 均温
    2. 日/年/季变化
    3. 递变规律
  2. 降水
    1. 年降水量
    2. 日/年/季变化
    3. 递变规律
  3. 光照(强度、时数)
  4. 水热组合
  5. 昼夜温差
  6. 自然灾害

Q. 热量

  1. 纬度
    1. 太阳高度
    2. 日照(白昼)时长
    3. 离冬季风源地远
  2. 海陆位置
  3. 地形 To: I. 地形 - 气候环境
  4. 洋流
  5. 下垫面性质

C. 太阳辐射

纬度,海拔,天气,白昼,大气洁净度

C. 蒸发

温度,湿度,风力,光照,面积

C. 风大

  1. 水平气压梯度力
    1. 气压差
    2. 南北温差(太阳辐射)
  2. 离风源地远近
  3. 摩擦力
    1. 地表粗糙程度
    2. 地势起伏
    3. 海拔
  4. 风力叠加
    1. 季风影响
    2. 山/谷风
    3. 湖/海陆风
  5. 狭管效应
  6. 逆温现象

F. 焚风效应

  • 优点
    1. 促进农作物早熟
    2. 在积雪地提供灌溉水源
    3. 草木生长,畜牧业发展
  • 缺点
    1. 产生火灾,农作物减产
    2. 带来洪涝(积雪融水)
    3. 在干旱区形成沙尘暴
    4. 交通等基础设施受影响

Q. 雨的种类

  1. 对流雨
  2. 地形雨
  3. 锋面雨
  4. 台风雨

Q. 雾的种类

  1. 平流雾(低纬寒流)
  2. 蒸汽雾(高纬暖流、大湖效应)
  3. 辐射雾(冬季、日出、晴天,山谷盆地)
  4. 上坡雾(缓坡,逆温)
  5. 锋面雾(暖、准静止锋)

C. 雾

充足的水汽,冷却(洋流),凝结核,逆温,微风

C. 霾

  1. 西北地区沙尘
  2. 建筑扬尘
  3. 汽车尾气
  4. 冬季集中供暖
  5. 工业煤炭燃烧

R. 冬季多

  1. 来源多(沙尘,供暖)
  2. 植被稀少,制尘能力弱
  3. 冬季降水少
  4. 近地面温度低对流弱,污染不易扩散

生物

C. 生物生存

  1. 食物充足
  2. 环境适宜
  3. 栖息地(生存空间大)
  4. 安全(人少无,天敌)

C. 生物多样性好

  • 自然
    1. 纬度低,水热组合好
    2. 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多样
    3. 垂直高差大
    4. 跨经度,纬度广
    5. 形成早,进化悠久
  • 社会
    1. 人类活动少
    2. 引进外来物种
    3.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生态脆弱

  1. 气候
  2. 地形
  3. 土壤
    1. 热量
    2. 降水(淋溶作用)
  4. 水源
  5. 植被
  6. 环境

C. 农作物品质好

  1. 雨热同期,水热组合好
  2.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3. 土壤肥力高,有机质含量高
  4. (纬度高,气温低)生长周期长
  5. (纬度高,气温低)病虫害少
  6. 发展科技,培育优良品种
  7. 种植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8. 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Q. 不同地区森林作用

  • 江河: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 沿海:抵御海浪,减少台风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
  • 城市: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 西北: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灾害

R. 滑坡、泥石流

  1. 水的参与
    1. 降水
    2. 冰雪融水
  2. 质地疏松
    1. 自然
      1. 暴雨
      2. 地下水上涨
      3. 地震
    2. 社会
      1. 植被破坏
      2. 建大型工程
  3. 地势
    1. 起伏大
    2. 勾谷(泥石流)

C. 涝灾

  1. 有水
    1. 补给类型
    2. 河网密度,支流多
    3. 流域面积,汇水快
  2. 排不出
    1. 蒸发弱
    2. 下渗少
    3. 地形闭塞
    4. 河道弯曲 —— 裁弯取直
    5. 有凌汛 —— 加固堤坝
    6. 入海口顶托
  3. 容不了水
    1. 湿地少
    2. 上游植被减少,导致下游河床抬升,泄洪能力减弱 —— 恢复地表植被,修建水库
  4. 人为因素
    1. 上游植被破坏 —— 恢复地表植被
    2. 中下游围湖造田,湿地减少 —— 退耕还湖、湿

C. 风暴潮

  1. 风大
  2. 地形平坦\(f\)
  3. 海区形态
  4. 河流顶托
  5. 天文大潮

算理

H. 判断北半球夏冬

  1. 纬度
  2. 俯视图
    1. 北洋南陆
    2. 南顺北逆
    3. 晨昏线
  3. 北极星仰角=晷针仰角=当地纬度
  4. 大陆轮廓
  5. 自转线速度
  6. 地转偏向力
  7. 气压带风带
  8. 等温线
  9. 房屋热水器
  10. 年轮朝向

H. 判断东西南北

  1. 同东经度,经度越大越东;同西经度,经度越大越西
  2. 一东一西看劣弧段

H. 相对高度计算

  1. 同在等高线上:高 - 低
  2. 同不在等高线上:交叉相减 ( n - 1 ) d < Hmax < ( n + 1 ) d
  3. 陡崖 H ≤ Hmax < H+d H+d < Hmin ≤ H ( n - 1 ) d ≤ ΔH ≤ ( n + 1 ) d

H. 极昼地区

  1. 出现极昼的极点,一天中太阳高度不变,且其太阳高度 = 直射点纬度

  2. 设 ⊥= x,纬度 = y ∠max = 90 - ( y - x ) ∠min = y - ( 90 - x ) ∠max + ∠min = 2x # 散点

  3. 枯枝落叶层厚度:草地>森林>荒漠

  4. 淋溶层厚度:湿润地区>干旱地区

  5. 石灰岩:浅海,页岩:近水,砂岩:海滩